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业选择 >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俄语

招生对象招生对象:中职/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专业学制专业学制:四年

毕业学历毕业学历:本科

专业人气专业人气:已有 0 人浏览

学校名称学校名称:郑州师范学院

学校地址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6号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专业标签专业标签:
河南省中职网
收藏

加入收藏

扫一扫

扫一扫

手机浏览此网页

发送手机

发送到手机

姓名:
电话:
微信:
学历:

专业介绍

发展历程 早期的俄语教学 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设立。俄罗斯文馆创办初期,在教学上主要依靠来中国工作和定居的俄罗斯人。当时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内容,就是简单的翻译,尤其是笔头翻译,并把能够翻译公文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的。 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之后,俄罗斯文馆根据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之请,结束了单一语种的教学,开始增设其他外文课程。 1862年,俄罗斯文馆并入京师同文馆。 1863年,清政府在上海开设广方言馆,开设有俄语,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 1864年,清政府在广州开设广州同文馆,开设有俄语,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 自1870年以后,中国对外交往频繁,到国外留学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了中国外语教学的进程,俄语教学同样从中受益。 1893年,清政府在湖北开设自强学堂,开设有俄语,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 新中国成立前的俄语教学 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的更新,俄语教学在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影响下,掀起了俄语学习的高潮,许多革命青年先后远赴莫斯科学习。 1920年,外国语学社在上海创办,是为中国革命准备干部的第一所专门外国语学校。 1921年,上海大学设立了俄语专修科。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因为与苏联有了直接的联系,常有人员及物资往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相继开设了一批业余性质的俄文讲习班。 1941年8月,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之分校俄文队,不久改为军事学院俄文大队。 1941年9月,延安大学成立并设立俄语系。当时教材均由教师自编,多选自俄文书报,会话教材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和日常生活临时编写,语法教材系将刘泽荣主编的《俄文文法》印成讲义使用。分小班进行,课程设置主要有讲读课和语法课,教学内容灵活,实用性强,教学方法独创,既有直接法,又采用语法翻译法,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延安大学俄文系存在仅一年多,1942年底编入俄文大队,并于1944年4月改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前夕,我国共有13所学校开设有俄文系科。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俄语教学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有4所专门俄语学校,19所高等院校设有俄语系科,后迅速发展到在全国建立了7所俄文专科学校,17所综合性大学和19所师范院校设立了俄文系科。此外,各业务部门乃至军队也分别开设了俄文学 。 1951年9月,第一次全国俄文教学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俄语教学的方针和任务,并决定成立全国俄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后者对俄语教学的建设作出一系列规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其中包括急需编写俄语教材,以适应当时需要。 从1949年到1956年,俄语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陆续诞生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注重将引进的苏联的先进教学理论与我国教学实际相结合,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 1953年8月,第二次全国俄文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俄语教学的迅速发展,开始出现了俄语人才过剩的问题。 1956年4月,高等俄语院校教学大纲审定会议召开,颁布了第一部高校俄语教学大纲。 1956年,北京俄语专科学校改为北京俄语学院。同年,上海俄语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也分别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后者1958年与另外两所学校合并成为黑龙江大学。以北外、上外、黑大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高等学校专业俄语教学体系业已形成。 1958年9月,北京俄语学院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成为该院的俄语系 。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蜜月期的结束,俄语热也在中国迅速降温,全国各类院校极大地压缩甚至取消了俄语专业的设置。这时国家将7所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或改建为独立的外国语学院或综合大学的外语系,辐射全国的以外国语学院和几所综合大学为主的俄语教学体系仍得以保留 。 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国的外语教学基本中断,文革后期各高校陆续恢复招生,但俄语专业的招生规模急剧萎缩。 改革开放后的俄语教学 1976年以后,我国的外语教学迎来了新的生机,俄语教学工作也开始恢复正常,并逐步走上正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197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意见》同时指出,俄语在外语教育中应保持必要的比例,俄语人才的培养不能断线,要采取少而精的原则,高校俄语专业的培养规模每年可保持在二百至三百人左右,中小学可在少数学校开设俄语课,与苏联接壤的各省、自治区开设的面可适当大一些,有条件的外国语学校要开设俄语专业,为高等学校输送水平较高的俄语人才。 1981年4月召开的高校俄语教育座谈会以及同时成立的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中国俄语教学开始步入一个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俄语界有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协调机构,经常对俄语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研讨,并办有《中国俄语教学》期刊 。 1983年11月,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召开,其中心议题是高校俄语教学改革 。 1989年10月,新的《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颁布试行 。 1994年,第一届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开始俄语专业提高阶段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大纲初稿于1998年完成并试行 。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高等学校实行扩招,这个俄语教学的规模也有了较大发展,一些原有的单科性院校在升格为综合性大学以后,也开始结合各自的专业倾向增设俄语专业 。 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俄语专业由俄语(专业代码:050202)和俄语教育(专业代码:050239)合并而成,专业代码仍为050202 。 据统计,1999年中国开设俄语专业的高校有60余所,各类高校在学俄语人数约为7000人 。 2000年9月,黑龙江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被纳入中国普通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设计划。同年,沈阳大学、佳木斯大学、青岛化工学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俄语专业 。 2001年5月,根据中俄两国教育部商定,作为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成立了三个俄语中心 。同年,北京广播学院、东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俄语专业,长春大学俄语专业修业年限由四年调整为五年 。 2002年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的俄语学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学科 。 2003年,呼伦贝尔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泰山医学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俄语专业。 2004年,绥化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独立学院)、临沂师范学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俄语专业 。 2010年,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独立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获批设立俄语专业 。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俄语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仍为050207 。 培养目标 俄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中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

专业课程

理论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各高校俄语专业应根据培养规格,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应占专业总课时的50%~90%。外语技能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可设置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 俄语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语阅读、俄语视听说、俄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概况、俄罗斯文学史、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 培养方向课程 培养方向课程可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门用途外语以及相关培养方向等类别,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高校俄语专业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自主设置培养方向课程。

就业岗位

考研方向 俄语专业毕业生考研方向有法律(非法学)、汉语国际教育、外国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等 。 就业方向 俄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俄语翻译、公务员、考研、外贸/贸易专员/助理、销售代表、教学/教务管理人员、大学教师、事业单位人员等 。

就业前景

中俄两国有交流的巨大需要。两国政府的努力,中俄贸易状况逐年加强,留学毕业人才需求量递增,随着今后几年俄经济进一步好转和两国迅速扩大的全面合作,加上与之不相适应的国内严重缺乏的俄语教育,以及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与我国有漫长的边境线,双方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等原因。 俄语毕业生就业空间大,广泛服务于国家部委、外事部门、大型国有企业、银行、新闻出版、教育、旅游部门、外国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 其他招生专业

图标
发送手机

我们将把当前浏览地址发送到您的手机

姓名:
电话: